做中国私募基金业的百年企业 | 全国咨询热线:010-58653615

行业研究

【行业观察】疫情之下,中国粮食安全为何如此有底气?

安惠投资 2020-04-20 行业研究 1,627 次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近期不断爆出多国食品恐慌性囤积和贸易禁售现象。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警告称,疫情或将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引人注目。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传递重要信号:中国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疫情之下,中国为何如此有底气?

库存充足,基础牢固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黑龙江七星农场考察时曾这样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国粮食安全之时,我国不仅能聚力抗击疫情,也具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的坚实基础。

我国口粮生产具有绝对安全保障能力,依赖进口程度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政策、科技、改革等多种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有余。从目前来看,我国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进口粮食方面,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占国内消费总量仅为1%至2%,比例十分有限,仅起到品种调剂的作用。

稳定的粮食库存总量加上适度进口以优化粮食供给结构,验证了我国能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主动。

储备调控,坚实可靠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这是我国能够成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坚实基础。近2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尤其近年来,粮油库存常态性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足。

此外,我国粮油市场配送、供销网络、应急体系成熟完善。回顾历史,我们不仅经受住了频繁重发的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而且,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特别是重点疫区的粮食供给充足,粮价稳定,调运高效。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在4月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表明:“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3月份以来,我国大米零售价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价每公斤3.95元,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供应平稳。最重要的是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们国家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

全力以赴,确保丰收

疫情当前,抓紧农时做好春耕备耕,是赢得今年丰收主动权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农业方面,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恢复春耕生产,确保夏粮丰收。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此外,各地政府部门加强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和种粮积极性,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安排,促进增强农业抗灾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防范危机,未雨绸缪

毋庸置疑,疫情之下我国完全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价格波动和粮食安全危机。虽然我国已经在应对危机做了充分准备,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仍迫切需要强化世界各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与使命。同时,大力推动世界各国优化农业贸易合作与行动,确保粮食供应链的有效运转与完善,共同遵守维护全球农贸体系和市场秩序。

仓廪实,天下安。

目前,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正发挥强大作用,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对各国粮食安全的冲击。我们可以放心地说一句,疫情下,中国粮食安全就是这样有底气!